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烟草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该所致力于烟草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设有多个研究方向和科研团队,并拥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它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政府、烟草行业及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农业部设立的国家农业专业研究机构。1959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增名“山东省烟草研究所”。1987年,经国家科委、劳动人事部批准增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实行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主的领导体制,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烟草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研究所先后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和农业部绩效考核优秀单位,所党委连续被评为中国农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研究所设有4个职能部门、8个研究中心和1个支撑服务部门,建有国家烟草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烟草行业烟草病虫害监测与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青岛中俄未来农业研究院等5个国际合作平台。构建起以青岛所部为中心,青州所区、青岛试验基地、西南试验基地、宣城试验基地为支撑的“一所五地”发展布局。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依托我所正式组建。
现有在职职工2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9人,4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占比72%。正高级职称33人,副高级职称77人;具有博士学位138人,硕士学位5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农业部和山东省中青年突贡专家3人,中国农科院“农科英才”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2013年,研究所启动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成立了烟草种质资源与生物育种、烟草智慧农业、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烟草功能基因组、烟草功能成分与生物合成、滨海盐碱地生物资源评价利用等7支科研创新团队。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所已成为学科齐全、专业人才集中、技术储备雄厚、优势突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级烟草农业综合性研究机构,先后承担了烟草遗传育种、栽培营养、植物保护、调制加工、生物技术、质量安全、植物功能成分、海洋农业等领域全国性协同攻关任务,实现国际首次烟草单倍体育种和体细胞杂交重大突破,烟草种质资源独家保存量居世界首位,牵头绘制了全球第一套烟草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烟草突变体库。成功构建烟草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烟草全基因组分子模块育种和基于突变体的烟草特色香气育种技术体系,实现从基因到品种的育种路径全线贯通。